相关资讯

20年前猛将如云,20年后无将可用!强大的秦国到底发生了什么?_秦始皇_王翦_名将

发布日期:2025-06-25 19:13    点击次数:144

在千古一帝秦始皇的统治之下,强大的秦国以其席卷天下的气势,征服四海,吞并八荒,包罗万象。“波澜壮阔”的历史画卷,不仅展现了秦始皇的雄才大略,亦铭刻着许多名将的英勇与牺牲——王翦、王贲、李信、蒙恬、蒙毅等人如繁星般璀璨,辉映着那段时代。

然而,随着始皇的崩逝,二世的登基,以及各地农民起义的汹涌澎湃,曾经的强秦如今唯有少府章邯一人可用,这不禁令人唏嘘。令人疑惑的是,仅在短短20年的时间内,大秦的众多名将似乎全都消失得无影无踪,难道他们都已自然逝世?

史书中对于这些名将的记录却相对稀少,使情况更显扑朔迷离:

1. 王翦在消灭楚国后隐匿,之后再无任何记载。考虑到他当时的年纪,到秦二世即位时,有可能已告别了这个世界。

2. 李信经过平定燕国和齐国的战役后,曾放言决战楚国,结果遭遇项燕的失败,之后他的足迹消失得无影无踪。

3. 王贲,王翦之子,最后一次有记载是公元前219年随秦始皇第一次东巡之后,再无他的踪迹。而他的儿子王离,似乎也在不久后就被派去指挥长城的军队,参与镇压不断爆发的农民起义。

展开剩余61%

4. 对于蒙武,同样在王翦的麾下,战胜楚国后历程不明。至于他的儿子蒙恬和蒙毅,他们多年来则在秦国任职,直至秦二世时期的政治动荡。作为世代出将的蒙家,最终也渐渐被历史遗忘。

5. 赵佗,此人曾在秦始皇的指派下随屠睢征伐百越,然而在中原乱局纷争不断的情况下,他选择了不再归军,反而在岭南建立了南越国,自成一方。

6. 内史腾,成功捕获韩王韩安后被任命为内史,尽心竭力,直到最后老死于任内。

从这些记载来看,当秦末农民起义在汹涌而至时,李信、王贲、蒙恬、蒙毅、赵佗等名将似乎仍健在,除去蒙恬和蒙毅遭受秦二世迫害以及赵佗自立门户外,其余名将为何没有出山扶危解困?这背后又是何种原因?

细细分析秦始皇在位期间的种种行为,或许能揭示出几个重要原因:

首先,因秦始皇的“鸟尽弓藏”之计,诸多武将选择了隐退自保。王翦曾多次表达对秦王的看法,称其“粗暴且不信任任何人”。这一点在统治后期更是得以证实,尤其是那场焚书坑儒、收天下兵器并铸造十二金人的举动,显示了他希望剥夺天下所有可能的反抗力量,包括那些曾忠于他的功臣。正因为如此,王翦、李信、王贲等人才深感局势危急,选择了明哲保身,隐居于民间。

其次,面对秦二世的昏庸治理,名将们均认清大秦早已风光不再,天下局势已趋毁灭,个人的力量无法逆转时局。他们因此选择了观望或自我封闭,任凭大秦自取灭亡。

发布于:天津市